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财会模拟实训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汽车电教板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驾校培训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教学仪器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电力计量自动化建设方案分析
摘 要:
电力计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介绍了电力计量
自动化
方案要求和目的,以及电力计量自动化总体方案,即通过终端采集,数据传输、交换、保存等;并从终端数据采集装置的功能需求和自动计算,数据交换方案分析了电力计量自动化建设的关键步骤。
一、电力计量自动化方案要求:
(一)要保证系统高可靠性、高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体现在系统总体设计中,即计量自动化系统采用双机冗余设计。从前置采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到网络设备、采集通道均采用双机冗余配置,支持自动切换。同时在站端和客户端采用高可靠性、高性能的采集监测管理终端。
(二)要保证系统易扩展性,体现在系统总体设计时必须整体考虑,统一规划、设计、必须严格按照最新的国际、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统一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确保系统易于实现与供电部门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等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易于实现与省公司、相关市公司、所辖县市局及与所辖电厂的相关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易于实现电网规模扩展和软件高级功能扩展。
(三)要保证数据编码统一,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原始数据来源多个系统,如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地区厂站电能量遥测系统、低压集中抄表系统和配变监测计量及其他系统或终端来获取数据,为保证数据唯一性,对各类档案信息应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
二、电力计量
自动化
总体方案:
根据上述建设原则和要求,终端设备层有不同计量现场,它们将信息,如实时电能量信息、计量事件及电气运行信息等通过通信层的电力通信网及公共无线数据网传输到主站采集层;通信接入设备将信息从通信网络收到后,根据信息报头区分信息类别进行信息解析处理,并将解析后的计量信息传送到采集服务器,以便送到业务应用处理层。数据交换即业务处理层,从采集服务器收集到数据后,根据需要及时进行业务数据展现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计量现场信息写入数据库服务器;同时根据需要从数据库服务器读取历史数据和档案数据进行业务处理和业务展现,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及时写入数据库服务器。业务处理层内各业务子系统之间不进行信息交换。
三、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探讨:
标准化计量是供电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统一营销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计量标准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企业经济效益上。要实现计量的标准化管理,首先要建立针对性强的计量标准化实施体系,概括来说需要分三部,即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人员及服务标准化。
1.提高计量精度,促进计量仪表的标准化、规范化
(1)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品:更换国家明令禁用或淘汰的电能表,加大计量技术改造力度,逐步实现远程抄表和计量数字化,提高计量自动化管理水平。电能计量装置必须满足计量规程要求,选择高精度、稳定性好的多功能电能表,采用电流、电压互感器的专用二次回路,不与保护、测量回路共用。根据计量规程要求,开展计量点的改造工作,完善计量装置。
(2)计量监督加大检验力度:严格执行计量监督,加大对电能表检验、二次压降及综合误差测试、互感器变比调整考核力度,发挥技术优势,提高计量精度。按负荷的类别选择所需要的准确度等级,并在投产前做好试验调校工作,使计量装置的误差满足要求。
(3)运行管理周检和轮换:加强计量运行管理,根据规程进行周期校验和轮换。电压、电流互感器的合成误差在要求的二次负荷范围内,均可以用准确度等级来控制。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导线压降所造成的误差,无法直接用准确度来衡量,在计量综合误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可以通过合理的调整互感器误差互补或采用电压二次导线电压误差补偿器进行补偿,从而降低计量综合误差。
2.加强计量选型定表的综合性分析,提高计量准确性
(1)正确接线:针对电力系统的不同情况采用正确的计量和接线方式,减少计量误差。
(2)合理定位:合理选择计量点的位置,尽量靠近现场,减少互感器二次负载和二次回路损耗,提高计量精度。
(3)合理选型:合理选择电流互感器变比,正常负荷电流要大于电流互感器额定电流的三分之二以上,对季节性较强负荷,采用多抽头的电流互感器,保证互感器在高精度范围内运行。
(4)综合分析:开展计量点的综合分析,提倡计量装置的整体校验,通过开展综合误差分析,做好电能表、互感器现场的周期校验和周期轮换制度及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降的周期检验工作。
3.保证检验用具及条件符合标准
严格组织进行计量监督及定期校验,按相关标准对照执行。标准电能表和电能表现场校验仪每一年送检一次。凡检定的计量标准器具和标准装置,不合格应停止使用,进行修理调整,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现场检验条件应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
4.不断推广使用先进技术
不断瞄准当代计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计量检测和计量管理的现代科技含量,结合供电企业实际,完善计量检测体系。
5.加强同专业部门联系,得到上级部门技术支持积极争取上级专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支持,不断学习,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电力计量标准化的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计量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实施是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所倡导的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依据。与企业节约供电成本、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实时掌握经济指标等息息相关。因此,供电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计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不断完善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同时,积极提倡标准化管理创新,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增高,对电力进行标准计量和
自动化
计量,实现信息系统的管理,是电厂、输电单位和用电单位的目标。但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电力体系,加上电力行业始终未形成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以及电力行业长期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形成的管理观念落后与该行业复杂的专业应用的矛盾,造成计量管理系统应用较为落后。采用先进的电力计量模式,有利于供电企业形成“大营销”工作格局,有利于发、供、用电三方就如何销售与购买电能、如何进行经济计算,营业性计费达成最广泛额一致,进而做到产电、输电、用电的公正合理。
上一篇:
《机械制图》课程快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
浅析《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工业园
销售中心:上海市普陀区祁安路88-6号
电话:86-021-56311657 56411696 传真:86-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Copyright 2013-2023
安全联盟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