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浅谈职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方法探索
2024-10-25
浅谈职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方法探索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师在
机电一体化
专业
教学中越来越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作为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课程的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
机电一体化
专业中机床电气控制线路课堂教学效果,尤其要重视三相异步电机的自动化控制内容的教学、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机床控制线路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结合本人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在实际授课过程当中的几点做法,让学生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作为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机床控制线路是中职院校维修
电工
专业必修的实践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的教材。该课程通过介绍几种典型机床的结构、动作过程、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可以使学生掌握机床控制线路的设计、选料、原理分析及如何正确排除故障,让学生掌握了机床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接线及工艺要求,突出了实践性。为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搞好作为
机电一体化
专业中机床控制线路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无法在课堂上演示的环节进行视频录制,给学生放映或到企业、校办工厂实地参观,增加感性知识 。因为机床设备比较昂贵,品种类型又比较多,一般中职学校
机电一体化
专业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但学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一线
机电一体化专业
技能人员,如果学生对机床设备没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因为单纯讲解、分析线路原理图,学生不能把机床结构与运动方式结合起来。比如X62W万能铣床由两个手柄操作四个行程开关实现工作台六个方向运动,T68镗床一台电机可拖动多个运动部件运动,学生难以理解,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反之如果在授课之前先让学生亲眼看看、摸摸设备,并且在操作人员协助下,亲自操作设备,了解机床设备的结构及加工工艺要求,知道了机床在实际生产当中的作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果。而且这一教学环节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教学效果很好。
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分析:
在讲电气自动化机床线路排故时,首先明确排故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通过线路工作原理分析,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查找故障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该设备的原理图,吃透吃懂原理图,在分析原理图时我采用边设问边讲解,通过学生与老师默契配合来完成原理分析,效果不错。比如讲解T68镗床时,采用下列几个教学环节:
1.介绍原件作用:该环节可仅对SQ3、SQ1、SQ4、SQ2作用详细介绍,为线路分析原理打好基础,其它元件在前面线路中均已涉及,学生已有能力自己分析。
2.将线路总体上分成几大环节
(1)主电路部分:从主电路中可以知道有什么样的控制要求,如有没有正反转、制动,是否采取降压起动等等。
(2)照明线路及指示电路部分:这部分电路比较简单,几乎任何一台机床设备当中都有,在讲解中可采取提问方式,如照明电路的作用,HL灯的作用等。
(3)辅助电路部分:介绍辅助线路时可采用边分析边讲解的方法,通过主电路分析可知主轴电机M1既可低速正反转,又可高速正反转。
3.在进行完上述三个环节之后对镗床原理进行综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为系统,从而对整个
机床
线路有了全面的认识。也就是说在分析线路原理时可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明确哪部分控制线路控制哪部分主电路,各元件各部分电路的作用,形成正确思维,为排除机床线路故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学线路进行安装接线并通电试验,将理论转为实际的技能 :
机床线路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培养学生设计线路与分析线路的能力,更要注重实际操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材料和时间,通过接线实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机床控制线路安装接线工艺要求。为了让学生们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没有一定的训练量是达不到要求的。另外,在安装接线的过程中,学生对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机床的工作原理又会进一步加以分析,即提高了动手能力,又使学生了解了理论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机床线路故障排除这一教学环节采取演示法:
电气自动化
机床线路排故既是授课过程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在实际工作中,一旦机床出现电气故障,怎么检修、如何确定检修步骤很重要。除了采用前面的讲解法,讲明排故具体思路与方法外,在教学之前,应该准备好需排故的线路模拟板,在该模拟板上老师事先设置好故障,然后示范操作,演示排故过程,这一环节需要学生注意力集中,跟上老师思路。比如在排除T68镗床故障时,设一处隐蔽故障,通过通电试验,观察故障现象,从而将故障范围缩小到相应回路。
五、掌握规律,加强心理素质训练:
实习操作中心理障碍的产生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兴趣和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中职校生的心理素质较差,思想情绪不稳定,当接触实际机床线路时,看见错综复杂的线路容易灰心丧气,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一些女生缺乏单独操作能力,过分的安全需要使女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方面与男生相比显得“先天不足”。培养学生面对困难不畏惧,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是教好课的前提条件。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和学生的心理活动是有规律的,实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并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又在可能范围内提出较高的要求,并通过适当教育措施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创造最佳的学习效果。
1.实习前过渡性教育。在进入实习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与故障检修规程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性,逐步引导他们了解可能发生事故的过程,安排他们干一些没有危险性的工作,逐步习惯,渐渐进入角色,过渡到新的学习环境。
2.循序渐进,培养战胜困难的信心。学生的认识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在进行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前,学生已完成电力拖动线路安装的实习。对于综合的机床线路,应首先化整为零,逐步加深难度,进行综合练习。同时,要肯定成绩,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心。
3.因人施教,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同一班级的学生存在智力和能力的差别。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情况,又顾及个别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正确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以阶段测验为主,重复多次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排故方法。学生正确叙述排除故障的思路时,教师应即时给予评价,使学生既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又有灵活多样的思维方式,敢想敢干,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对差生要掌握其心理状态,找出成绩差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适时地进行鼓励和引导,绝不能厚此薄彼,放弃和歧视差生。要调动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六、结束语:
在实际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使学生在
机电一体化专业
能够把理论联系到实践当中,提高正确合理解决
机电一体化专业
中出现的问题能力,全面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原理分析、设计线路、安装接线、调试线路和故障排除,教师可通过教学设计增加其探索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全方位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
浅谈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
对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机电技术重要性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