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职业教育的“道县经验”

11月28日,永州工贸学校收获又一喜讯:在刚刚落幕的2014年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中,该校选送的“煤气自动开窗及排气控制器”项目荣获中职组二等奖。至此,该校自2012年以来在该奖项“梅开三度”。几乎与此同步,该校承办的全省库区移民就业技能转移培训之一—服装定制工培训班,39名学员理论学习告一段落,全部下到相关企业实习操作。这是该校开辟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所取得的两项最新成果。近年来,道县坚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形成了职业教育与园区发展互利双赢、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共进的崭新格局。在此前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该县作为全省县级政府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在会期和会前,永州工贸学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受到教育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充分肯定,被誉为“道县经验”。位于道县境内的永州工贸学校,其前身为道县职业中专学校,现为国家级重点、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素有“湘南职教一枝花”的美誉,并于2014年9月顺利通过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省级验收。在该校职业教育强大的人才和强劲的技术支撑下,道县在日趋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中脱颖而出,累计引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9家,过亿元企业12家,成为永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和珠三角产业辐射内地的传接中心。对接园区建校区近年来,道县按照发展职教服务工业、培养人才支撑产业的思路,坚持把职业学校与工业园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累计投入职业教育建设资金3000多万元,并优先落实职校教师待遇、优先引进优秀职教人才,努力提高职校办学能力。在发展进程中,该县大力推动职校进园区。适应园区发展的需要,2002年该县把工业园附近的农民技校划拨给永州工贸学校作为分校,2010年在工业园区内又划拨了56亩土地给工贸学校建设实训基地。为解决永州工贸总校校址偏远问题,县财政安排资金征地300亩,计划将该校一揽子搬迁至工业园区内,真正实现职业学校与工业园区的无缝对接、融合发展。大力推动课堂进车间。学校利用与园区“零距离”接触的优势,创新课程设置与培训方式,使车间与课堂随机转化;选择成长性好的企业合作,建立学生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等实训基地,搭建学习平台;把相关课堂开设在企业车间里,定期组织学生到车间实践,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生产车间里“学中做、做中学”。大力推动技术进企业。该县积极引导职校利用技术优势兴办经济实体,大力支持学校到园区创办企业,辐射带动园区企业发展。永州工贸学校先后创办了玉华鹅业有限公司、永达电子厂、鑫怡服装厂等校办企业16家,年产值达1.2亿元,既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保障,又为园区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引领示范,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壮大。学校还邀请110多名外出打工后事业有成的毕业生,带资金、带技术到园区领办和创办企业10家。对接产业设专业近年来,永州工贸学校主动对接县内工业园支柱产业设置课程,根据园区产业开设适用专业。为此,该校面向市场办专业。学校根据县内外市场需要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近年相继陆续停办了涉外英语、家经等专业,开办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电工电子等10个热门专业,较好地满足了园区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同时,不断明确专业培养定位,加大专业建设投入,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专业。目前,永州工贸学校创办了电子技术应用等5个重点专业,被园区企业称誉为“技师的摇篮”。办好专业促产业。在永州工贸学校品牌专业的支撑下,园区主枝产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电子信息、轻纺制鞋、先进制造、生物科技等四大支柱产业,培育规模企业55家。特别是职校电子类专业颇具规模和特色,吸引电子信息产业企业纷至沓来,极大地促进了该县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劲发展,创建了电子信息产业园,并先后引进电子信息企业27家,成为全省首批两化融合试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园,是全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县级工业园。培育产业扩就业。该县通过工业园区产业发展,引导农村人口向县城集中,引导务工人员向工业园区企业就业,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变市民。仅县工业集中区目前投产的60余家企业,就创造就业岗位1.5万个,每年新增用工6000余名,可以满足全县70%以上的适龄劳动者充分就业,有效缓解了县内就业压力。园区产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还带来了城市旺盛的人气和繁华的物流。对接招工输员工
      近年来,道县依托永州工贸学校,批量培养技能型人才,致力打造招商引资的软实力,吸纳沿海企业落户和落户企业扩张。扩大职教规模,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该县统筹中职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同步发展,严格控制普通高中超计划招生,先后取消3所县直完全中学的普高招生计划,引导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确保职校生源。县内职校招生规模由不到2000人扩大到3000人,中职与普高招生比例达到1.07:1,每年能为园区输送技能型人才1500人以上,为园区产业发展夯实了人才基础。出台激励政策,吸引学生园区就业。制定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中职应届毕业生到园区就业,鼓励往届毕业生返乡创业。从2010年开始,县政府明文规定:县内中职生凡与工业园区内企业签订三年以上就业合同并实际履行的,免缴书费、住宿费,学习期间由政府补助学员每人每月100元;在工业园区就业的中职生每人每月补助100元生活津贴。近三年,县工业园区的40多家企业与职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50%以上的中职毕业生实现本地工业园区对口就业。目前,园区吸纳务工人员1.5万余人,其中本县中职毕业生达6000余人,占40%以上。加强校企对接,促进员工技能提升。永州工贸学校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服务,使企业分享学校资源优势,园区企业每年分批选送员工到学校参加短期技能培训达5000余人次,提高了员工劳动技能。该校与园区部分企业开办的“胜进服饰班”、“晶石电子班”等对口技能培训班,满足了企业人才需求,促进了园区企业发展壮大。“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面对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对职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学校将努力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同企业协同创新,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和服务能力,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作出应有的贡献。本报记者 邹仪 唐善理 通讯员 尹健 柏先红: 本文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专业管理 专业管理客户视图 客户视图优秀团队优秀团队品质保证品质保证无忧售后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
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