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实训室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新闻动态
>
智能楼宇通常组成要素现状分析及管理系统设计
2021-12-08
智能楼宇通常组成要素现状分析及管理系统设计
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建筑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这里指通常所说的小BA系统或狭义BA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软件和节能系统程序,使建筑物机电或建筑群内的设备有条不紊、综合协调、科学地运行,从而达到有效地保证建筑物内有舒适的工作环境、实现节能、节省维护管理工作量和运行费用的目的。
一、智能楼宇的通常组成要素
智能楼宇组成要素通常有三大基本要素,即楼宇自动化系统(bas,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通信自动化系统(cas,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s,office automation system)。通常人们把它们称为了3a。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建筑环境是智能楼宇基本组成要素的支持平台。为实施3a系统,需借助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即pds(premsies distribution system)。如图1-2所示。
1.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
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即IBMS(IntelligentBuildingManagementSystem),主要指通过统一的人机交互管理界面对楼宇内部众多的信息化设施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所有智能子系统的集中监视和控制以及全局事件的处理,并通过跨系统的联动,实现楼宇信息化设施的自动化运行,提高楼宇运维管理的效率。
2.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多个具备感知能力的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形成自组织、智能化的传感器网络,再通过智能化的计算和互联技术的支撑,实现信息的汇聚、整合、共享与智能处理。
物联网技术架构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又称传输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是实现物联网的基础,主要利用各种传感器设备完成信息的采集、转换和收集。网络层通过各种长距离或短距离、有线及无线通信技术完成感知数据的传输。应用层通过各种数据处理呈现人机交互技术,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信息化业务应用需求,如监控类(车辆监控、温湿度监测)、查询统计类(远程抄表、资产管理)以及控制类(智慧路灯、智能家居、智能楼宇)等不同类型的应用。
二、智能楼宇的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数字通信及网络技术的发展,构成智能楼宇的各个信息化子系统在技术体制、性能和功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升,例如,融合了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等功能的数字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逐步代替了传统的模拟闭路电视监控,以往的基于总线的ID卡门禁系统逐渐演变为基于TCP/IP数字网络的IC卡门禁或基于指纹、人脸等生物识别的智能门禁系统。但在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IBMS)方面仍存在以下问题:
1.互联不通不足,孤岛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在智能楼宇综合管理上,由于子系统和通信协议的多样性,各子系统通常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实施和部署。各系统之间和各建筑之间无法做到数据的统一存储、处理和分析,体现出烟囱式的独立部署、独立运行和独立维护。
2.缺乏统一的数据管理,跨系统联动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智能楼宇个别应用上,目前已具备初步的联动控制,如安防管理方面,火灾系统与广播、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的联动,空调暖通设备与环境传感器的联动实现了楼宇室内空气、温湿度等环境的智能调节。但上述的联动策略是在专业的接口开发基础上完成的,是固化的。用户无法根据实际的系统管理需求和运行场景进行灵活调整,实现联动策略的自定义。
3.缺乏楼宇大数据分析,系统价值有待挖掘
当前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大多从建筑物业后勤管理的角度进行投资建设,如何对建筑运行的海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发掘数据潜在的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挖掘等技术,进一步分析建筑运行的规律,降低建筑运行成本,实现建筑运维的精益化管理和增值化服务。
三、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设计
1.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系统总共分为感知层、接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五个部分。感知层主要指接受智能楼宇系统统一管理的各种终端设施,包括动力设备(空调、新风、排风、排水、电梯等)、信息感知及采集设备(环境传感器、音视频设备)和控制设备等。传输层主要指由楼宇驻地网、互联网(或专线)及移动通信网组成的智能楼宇数据传输和通信管理网络。
图1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技术架构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架构,其核心是接入层和平台层两部分的设计,正是这两个层次的引入,使应用层可以屏蔽感知层终端物理设备的差异性,实现不同设备和系统互联互通、融合管理的目标。以下重点对接入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三部分予以说明。
1)接入层
接入层核心设备是楼宇物联网接入网关,针对智能楼宇前端接入设备的协议多样性,物联网接入网关创造了一个通用的环境,可以连接多数主流的楼宇前端设备或系统,用户无需考虑设备的制造厂家和其使用的通讯协议。物联网接入网关设计参考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物联网接入网关参考架构
物联网接入网关内置多种协议设备模板,可以将不同协议的设备数据转换为标准的软件组件,通过标准TCP/IP协议、支持XML的数据处理和开放的API为智能楼宇应用服务提供无缝的、统一的设备数据视图,从而实现数据融合处理和跨系统的互联互通。
2)平台层
平台层主要提供智能楼宇数据的统一处理和分析,为上层应用程序以及其他业务系统提供数据调用访问的接口。
图3 智能楼宇平台功能结构
平台除具备设备接入、设备管理、规则引擎、权限及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外,还可提供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服务组件,为智能楼宇上层应用提供大数据分析挖掘、GIS、语音识别、视频分析和3D等高性能海量数据处理服务。智能楼宇平台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智能楼宇平台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和目标:①通过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系统和设备联动;②通过数据的集中存储和管理,实现智能楼宇的数据共享;③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现各种运行场景的即时有效控制;④为楼宇第三方应用服务的接入提供平台支撑。
3)应用层
应用层调用平台层提供的数据和逻辑等元素,通过图像、表格和视频等方式为楼宇管理人员提供方便直观的可视化管理,实现对楼宇运行状态和前端设备的集中呈现、全局管理和统一控制。
智能楼宇应用根据系统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安全防护、绿色节能和高效便捷三大类:①安全防护包括视频监控、入侵监测、火灾探测及报警、(车辆及人员)出入口控制以及应急响应等;②绿色节能包括制冷制热、电器照明控制、环境监测和能耗统计分析等;③高效便捷包括公共广播、智能会议、访客管理、信息引导及发布、资产管理等。
2.系统应用部署模式
根据平台数据服务器的部署位置不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既可以基于云的远程部署,也可以进行本地部署。系统本地部署网络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系统本地部署网络架构
1)远程部署
平台层服务器部署在第三方云服务平台,本地楼宇管理中心或远程移动管理客户端可通过Internet访问服务器数据,在管理客户端或监控中心大屏上进行呈现,这种模式主要适应于分布在异地的多个建筑或建筑群的管理。
2)本地部署
管理中心和平台层数据服务器均部署在本地,并对外提供远程访问的互联网接口,主要适应于单个建筑的管理。
四、结语
本文参考物联网体系架构,在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三层架构的基础上,针对智能楼宇的行业应用需求及特点,引入接入层和平台层的概念,形成了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的五层架构参考模型。通过接入层设备的统一接入解析和平台层数据的统一存储处理,为智能楼宇各信息化系统的互联互通和融合管理提供了一种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思路。
当然,智能楼宇系统所涉及的应用众多,除了本文提到的一些常见的智能化子系统外,还包括物业管理、资产管理、机房、供配电控制以及BIM等信息化应用。此外,基于LoRa和NB-IoT等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及方案产品也逐步应用于建筑中,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物联网接入网关和数据平台的选型或开发,使其满足复杂多样的楼宇前端设备接入和上层应用,是系统实施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上一篇:
机械故障诊断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及优化教学内容
下一篇:
单片机开发仪在单片机教学中的使用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