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任务教学法在“电工技能”教学中的探索
2024-10-10
任务教学法在“电工技能”教学中的探索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
电工
技能与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根据
电工
专业对学生的技能要求,设计了详细的课程任务,并分别以电工技能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为实例,介绍了运用该教学法实施教学的过程。
电工技能与实训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要为学习者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鉴于这一思想,我们吸收了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思路,颠覆传统的“先懂后会”的模式,采用“先会后懂”的顺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
一、课程设计:
教学开始之前,先了解学生的电工电子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专业对于电工技能知识的需求,即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哪些。根据职高生的培养目标,以及
电子电工
专业的技能要求,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可得该专业学生电工技能的要求
设计一些“任务”来包含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时,注意这样的几点:
1.完整性。每一个任务尽量能独立地表现出一个完整的功能,能看到效果。
2.实用性。任务尽可能取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有一定实用价值。
3.趣味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任务尽可能有一定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先进性。注意不要用到已淘汰的内容,尽可能结合目敖衔?把氐闹?丁?5.顺序性。即考虑知识的传承、衔接等,合理安排各任务的前后顺序及各任务包含的知识点。
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设计者进行综合考虑。
二、课程实施:
确定了任务以后,进入实施阶段,实施中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强调“做中学”,通过动手制作,来掌握技能,学习相关知识,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带领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学习。
以下通过一个例子——“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的接线与维修”,介绍一些具体的做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是学习电动机控制原理的入门电路,非常简单。教学时,先简单地描述下该电路的功能,让大家讨论下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类似的电路。刚开始时,大家可能不太敢发言,可以请平时比较调皮的同学先起头,调动课堂氛围,让大家兴奋起来。教师再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并引出实际生活中的这些例子,它的核心电路其实就是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电路。把实际应用中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再让学生根据教师已经安装好的样板,进行安装和接线。接好以后,进行通电测试,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开心的、有沮丧的,有问人的、有帮忙的。教师并不需要以维持教学纪律为由立即制止,可因势利导,分组进行讨论实际应用中曾碰到的问题。讨论时,借鉴创造学中的“奥斯本激励法”,给学生规定几点要求,如不考虑机械损坏等具体问题、不允许对别人的见解进行嘲笑和驳斥,可以在别人发言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时,老师不参与其中,把大家的意见都罗列在黑板上。然后,教师把接好的板子分成正常控制的和有故障的,由2-3个人一组进行查错和检测,找出故障原因,教师在旁个别指导或提示,也可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人为地设置故障,让学生观察现象。当学生经过努力找到故障后,会很有成就感,激发了潜在的学习激情。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检查电路故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通过书籍或网络途径查找:实际应用中,电动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安装工艺和排故技巧。
这样的任务教学法,成功地实现了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学习的探索,在探索中掌握
电工电子
知识。
三、课程反思:
通过教学改革,希望达到“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上课睡觉到下课不愿离去”的效果。通过实践,这种任务教学法有一定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情况与预期有很大差距,也存在不少问题。
1.学习动力问题: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总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教师采用了增加了“刺激强度”的方法,如布置学生安装指示灯和报警电路,分组进行,各组独立进行功能的创意设计,仍有部分同学的积极性不高,或者乱说一气,甚至煽动影响其它同学。虽然最后能在组员的带动下投入思考,但总的来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仍与预期有差距,而且这些方法都是外因,仅有外因不够,还要研究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因,才能根本上解决学习难的问题。
2.非智力因素:
教学改革中注意到了“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但强调程度不够,没有能够把这些因素贯穿于任务实施的整个过程。例如,制作过程中没有对学生的工具、器件放置进行严格要求,制作时桌面较为混乱,器材损耗严重,与工厂实际生产时有较大差距。
3.评价问题
学生完成一个任务后,需要完成一份作业,有时是思考题,有时需要查资料,有的是类似于传统的考察知识的题目。学生解答不积极,抄作业现象屡有发生。对于学生的评价有难度,如果仍按传统的方式出卷考核,很多在制作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成绩很差,而一些考试较好的学生动手能力又很弱,难以用单一的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表现,应该从更多的方面给学生以评价。如将学生的表现分成:知识掌握程度、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能针对任务提出有价值的观点)、工作态度(如是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方面,其中后三项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出评价,最后给学生的成绩是一个综合评价。这样多方面的信息便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在“
电工
技能”教学中,大力推广任务驱动法,采用“先会后懂”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值得实践。
上一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对接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
浅谈自动化机械制造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