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浅析《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24-10-11
浅析《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是技工
教育
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模式,创新教育,就是指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科学艺术的形式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句话,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教育要创新机制,教师要创新教学。而如何将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实践中去,增强素质教育的可操作性,发挥课堂教学的资源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技工学校《
电工
基础》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
一、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学生的激情要靠教师的激情来感染,学生的兴趣要靠教师来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作为一名电工学专业教师自己首先是一名会动脑筋,会动手,会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的人。如在引入课题时要突出“奇”,课题引入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题的内容中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例如:断电自感演示实验中与线圈并联的小灯泡可改为由几个学生手握手地与线圈并联,当接通电路然后突然断电,这几个学生立即会感到强烈的自感电流的刺激。为什么小小的几伏电压竟有如此威力,有时一个有趣实验能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甚至影响其一生。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想象;
创设问题情境主要是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大胆改革,积极构想,发现新事物。运用情境教学法,要有“着眼发展”的观点,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新鲜好奇上,应全面提出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实验的基础上,注意循循诱导,层层深入,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如:“电磁感应现象”一节,开始教师设疑:既然电能产生磁场,那么磁能生电吗?接着进行实验演示,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具有鲜明的特点,学生在感觉层次上感受,但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重要的是思维层次上的感受,实现具体向抽象的提升。教师一环扣一环地提出问题,设计“矛盾”如下:提问(1)实验观察到灵敏电流计G指针偏转,表明了什么?提问(2)磁铁插入线圈内,线圈中存在什么特殊物质?提问(3)磁铁插入线圈中不动,线圈中也有磁通量,为什么不产生电流?提问(4)线圈回路中产生电流的起因究竟是由于磁铁和线圈的相对运动,还是由于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呢?教师将有关材料分成若干个有机组成部分,灵活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所提问题有针对性、有坡度、富有启发性,作适时的点拨、提示,唤起学生的解答欲望。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策略,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
3.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他们自己提问题找规律,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电工基础》学科的特点,实施灵活教学。主要措施有:一方面,通过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促进学生从学、做到创的转化。其次,要把
电工
基础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在组织学生学习日光灯电路、电动机控制电路、三相负载的连接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启发思考,用学过的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使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延伸。
二、进行教学手段创新:
将多媒体计算机引进课堂。多媒体教学亦可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形象,能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融于一体,将学生带人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景之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减轻了学生认知的难度,变难为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这一节教学中,电动势的形成是学生最难接受的知识点。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叙述和传统挂图,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非静电力移动正电荷这一难点,通过一个程序控制正电荷在电源两极间移动的速度和数目,运用电路动画的手段,逼真地模仿出电源两极建立电场的全过程。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了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创新认识和真实理解。
三、进行教学评价创新:
创新课题布置后,引导学生运用大脑风暴自由发表意见,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畅所欲言,敢于创新。对合理的想法给予肯定,但肯定的方式值得推敲。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论证自己的设想,这样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可以激起在创造的意思。对于不合理的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比如:运用概念、原理来分析推理实现学生的“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结果。要求自己做到不压抑、不嘲讽,以循循善诱的教学态度保护学生创造性的幼苗,。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无中生有”,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造的独创精神,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优秀人才。
总之,对学生进行
电工电子
技能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文中提到的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和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处处留意、时时引导,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分析、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文化科学知识: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科学精神.形成科学态度,科学方法;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学习,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逐步形成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上一篇:
分析农业机械的环保节能设计
下一篇: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中PLC技术的重要性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