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浅析《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4-10-15
浅析《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
根据职业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需要及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本文针对《
电工技术
》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考虑到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论述了教学内容界定、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环境建设、教材选用等一系列问题,提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电工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工技术课程的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本文对课程设计和课程教学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二、存在问题:
(一)教学内容综合、过分追求系统性与完整性:
由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过分的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系和完整性,导致学生掌握层次浮浅,前期后期课程衔接断层。没有针对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就业方向来制定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不理解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也忽略了《电工技术》课程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模式老化刻板,教学效果不显著:
传统的教材“平铺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理论与实践也是分开进行的,教师的任务也仅仅局限于“授人以鱼”。不仅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体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教学课时与内容矛盾: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课程设置情况,《
电工
技术》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内容有较大的重复。这种重复教学,不仅使大量教学课时资源浪费,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宏观了解和深入理解。
三、改革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设计遵循技术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的主线
1、重点加强与专业方向的衔接
《电工技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开课时间较早,学生一般还无专业意识。因此教师应主动将电工技术学紧密融合于各专业课程中。
2、削枝强干,合理压缩、拓展教学内容
坚持“专业基础的教学设计服务于后续课程需求”的原则,大胆舍弃科目交叉重复内容,淡化繁琐理论及推导,加重实践项目,坚持实际应用范例与理论相配合的授课方式。
3、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模块化
结合各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合理重组、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以“重基础、强应用”为原则,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二)教学模式多元化
1、引入“构建主义”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教师从“传道、授业”的讲解员、指导者转变成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加工信息知识,探索验证理论的“解惑”者。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主体,知识意义主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及独立思考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
2、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虚拟电路。使教学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让传统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快乐与新奇中享受知识的洗礼。
3、强调知识结构完整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加深学生知识逻辑架构意识,可将“知识树”纵横联系比较,以“树干”内容为主心,先分析后归纳概括;并在“树枝”内容方向拓展实例,将现实应用及其他学科知识与本课程相联。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的广阔性,活跃思维,还可加深其对课程体系的认识。
(三)加强教学环境内涵建设
1、模糊教室授课与实验室授课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独立分开进行,并且大多是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虽然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定理的理解方面功不可没,却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教室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的隔离状态,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且能得到综合应用。
2、创新型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及重组后的教学内容,建立适合各非电类专业的创新型电工技术实验实训室。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大胆将学生吸纳进来,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检测元件、调试电路、认识电路。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他们进入社会适应的时间。
四、结论:
本文对对高职《
电工
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环境、模式等设计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但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研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变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向前的研究课题。
上一篇:
《机械制图》课程快乐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及PLC中的应用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