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关于在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2024-10-16
关于在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
通过对
PLC可编程
控制器这门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的改进,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国内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措施,我们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教学内容的选择。对
PLC可编程
控制器教学内容的选择,充分体现本课程的“服务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确定了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跟随现代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发展”为教学改革思想,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突出能力,鼓励创新”为基本目标,以“贴近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贴近专业实践,必需够用”为度。我们的做法是:(1)针对学科专业设计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过程。针对机电专业,我们首先进行专业特点的分析,了解机电行业对可编程控制器技能的需求,从而确定相关授课的知识点,编写相应的教学大纲,达到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了为专业岗位服务的目的。在理论教学中我们删除或弱化了理论推导的内容,强调定理、公式、常量等知识点的实践意义。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把课程的讲授尽可能地模块化,为进一步的课程改革打下基础。(2)针对工作岗位能力需求,设计实验和实训项目,从简单技能入手,训练规范操作思想。如机电专业侧重在电动机的控制、电气线路的安装与规范、编程能力等。
2.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本课程组十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通过教材建设落实改革思想,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选用教材:主要选择新版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编写了一部分重点突出、实用性强的实验和设计项目,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自行完成程序设计和项目实施工作,真正实现了教材为教学服务的目的。(2)参考教材: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也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程序设计能力,我们充分利用了学院的图书馆资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和本门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生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余时间,时刻紧跟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方向。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思考和设计能力,尽力做到能够满足社会对从事可编程控制器这门技术的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第一,理论教学过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助于对知识点的归类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收到即学即用的效果。第二,实验在PLC可编程控制器教学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提供认识可编程控制器设备的机会,让理论知识得到及时的验证,达到巩固和加深理解的目的;让学生通过编写实验报告,学会编写工程技术报告的能力。第三,PLC技术及应用实训内容的组织上,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项目驱动教学”为手段,从提出训练目的开始,设定训练内容,突出工艺要领和操作技能培养。实训实施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首先对项目的理论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点拨学生如何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对训练过程,全面量化考核,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意识,企业意识”,为今后参加实际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第一,采用了“理论、实训”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了“够用为度、注重实践”的课程内容安排,体现教学体系的创新,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第二,“相对开放”的实训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习热情。可编程控制器的实验和实训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必做项目,由教师首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二是自选项目,由学生独立进行,教师进行指导。这样既能够使全体学生掌握在以后工作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又可以使一部分能力和水平相对比较突出的同学得到了充分施展才能和进一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的目的,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第三,改革考试模式,增加平时考核权重。根据各个知识模块的要求,在每个知识模块结束后进行单元测验,注重出勤、作业、课堂管理,平时成绩占45%,期末占55%,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课程实训单独考核,充分强调实践技能的重要性,大幅度提升实践考核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提升实践技能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精讲多练的原则。针对教学情境内容要求,讲授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及特点、PLC硬件构成,知识结构线索清楚,教学内容精讲;从能力培养着眼,注重讲、练结合,达到甚至超过1︰1的比例。
2.注重“工学结合”的原则。发挥
PLC可编程
实训设备和多媒体图片的作用。如在可编程控制器硬件构成部分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入实训室,观察可编程控制器实物,然后提出本节所讲述的内容,并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可编程控制器硬件构成理论,最后再通过实验、实训进一步加深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的现象,主要采用的理论教学方法有:(1)启发式教学。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每一部分均从可编程控制器产生的背景和需求谈起,然后讲清其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PLC可编程控制器结构、适用场合以及存在的新问题等,再现“硬件、软件”的获得过程”,并为解决新问题作好铺垫。(2)基于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几个实践性的问题,然后加以分析,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3)讨论式教学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讨论题,学生课后分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或者是由学生提出实践工作中的问题,由教师与同学共同讨论解决。(4)互动式教学法。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等互动的方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听完每一节课后都有值得回味的地方。(5)实践教学法。主要采用案例仿真教学、项目讨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得到的不同的实验数据和实训结果进行探究的方法。
五、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
PLC可编程
教学过程中,我们贯彻“理论以够用为度,以应用为目的”的“工学结合”思想,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主要表现有:第一,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了使更多学生能有效和主动地听课,所有教学内容都用多媒体完成,增加了每节课的信息量,使“工与学”有机结合。第二,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技术网站,如工控网、西门子公司的网站,提供学生下载和学习所需的技术资料与文献,通过上网学习,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最前沿和最实际的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社会、与企业接轨的平台。第三,利用虚拟实验辅助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主要采用的软件有EWB、Protel99se。
六、教学的特色与创新点:
第一,本着“理论以够用为度”的思想处理好教材。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参考资料,不同的专业讲授内容各有侧重,但不同的专业可能会使用同一种教材,所以要求各位教师不许照本宣科。(1)要对教材进行“模块化”处理,形成“基于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安排做到顺理成章、思路清楚。(2)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强化和弱化处理,如弱化教材中冗长的公式推证过程,强化公式、定义等的实践意义。
第二,从细微之处入手抓“工学结合”。各位教师统一认识,从我做起,从每一节做起,用“工学结合”的思想实现教学过程。
“工”我们认为有四点含义:(1)工厂。深入企业实际是最好的工学结合方式。但这对一个高职学院来说,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2)实训。工厂化的实践,或称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或“任务驱动”的实训模式,把工厂的某些工作环节搬到实训室中。实践证明,这种过程是可行的,如能与企业合作将发挥更大的作用。(3)实验。无论验证性实验还是开发性实验,都是把理论应用到实践的前奏,是工学结合的入门级教程。(4)经验介绍与案例分析。教师把在平时工作中的操作经验及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案例介绍给学生,这也是工学结合的一种有效形式。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平时要认真积累经验,平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整理总结典型的分析、设计与维修案例,把这些东西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即学即用的效果。
上一篇:
试论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故障
下一篇:
强化电气自动化工程管制的重要性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