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企业概况
新闻动态
产品介绍
产品导航
行业标准
技术文章
配置方案
技能大赛
成功案例
企业博客
售后服务
联系我们
维修电工实训设备
高级技师电工实训设备
网孔板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工业自动化实训设备
PLC可编程实训设备
电机实训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实验设备
工厂电气控制实训设备
单片机实训设备
计算机原理实训设备
电工电子实训设备
立式电工电子实训考核设备
模电数电实训设备
电子实训设备
柜式电工电拖实训设备
数电模电实验箱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
传感器实训设备
家用电器实训设备
电梯实训设备
光伏发电实训室设备
机械陈列柜
机械创新实训设备
液压传动实训设备
煤矿安全培训技能实训设备
环境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工程实训设备
化工原理实训设备
流体力学实训设备
新能源实训设备
过程控制实训设备
钳工实验室设备
工程制图实验室设备
热工实训设备
教学数控车床铣床实训设备
采暖通风实训设备
机床电气实训装置
透明电机模型
透明注塑机模型
楼宇实训设备
汽车底盘实训室设备
理化生实验室设备
汽车驾驶模拟器
汽车发动机实训设备
汽车发动机拆装台实训设备
汽车空调系统实训设备
汽车全车电器实验台
汽车变速器实训设备
汽车仿真电路实训设备
汽车解剖模型
制冷制热实训设备
消防实训室设备
汽车示教板
新能源汽车实训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实训室设备
部队.军校实训设备
船舶工程实训室设备
教学模型
汽车电路接线实训设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
风力发电实训设备
城市轨道交通实训设备
汽车电子实验箱
环境实验室实验设备
给排水工程处理实验室设备
工程机械实验设备
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
农机工程机械实训设备
主页
>
技术文章
>
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探讨
2024-10-25
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探讨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跃,我国对工业
技术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尤其是对气动技术和液压技术的要求比较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机电一体化
已经成为当前的一种趋势。在培养
机电一体化
人才时应该着重特色, 不要单一的将重点侧重在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间。在
机电一体化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教学中的理论是其核心,从理论知识入手, 能够对学生的开发和产品设计有利, 可是在大部分的学生不是在研究和设计上, 而是要在生产一线的工作岗位大下苦工, 将强对时间操作的技巧学习。对于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建设及教学,我想从专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机电
类专业的教学大纲,教材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跟大家探讨一下。
一、确定建设
机电一体化
专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目标:以提高技能人才层次质量为专业建设目的;以实用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为专业建设特色;在专业建设中要构建适应企业对机电类技能人才要求的完善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体系;通过校企结合,理论与实习结合,打造锻炼一支适应
机电一体化专业
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机电类专业教学持续发展。
指导思想:现代
机电一体化专业
技能人才与传统的技能人才不同,其更突出了知识型。在机电类专业的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职业技能教育观念,打破旧的办学模式,创造出新型实用机电类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子。
二、创新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中职学校
机电一体化
专业的建设,必须制定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利于学生发展的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必须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优良素质。专业课与实习课有机融合,教学环节中坚持课题化的设立思想,教学中的课题设计要适应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创出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经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对技工教育教学计划和大纲的研究,结合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特点,制定以专业培养目标、学制、专业素质培养要求、技能训练要求、开设课程、技能训练环节、取得资格证书和就业岗位为主线的
机电
类专业教学大纲。
三、注重
机电一体化专业
教材的建设规划:
3.1 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从2008年6月开始,我校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教学改革。我校的教学改革从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成绩考核与教材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计划改革要实现德育教育优先,突出技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实践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成绩考核改革实现教考分离;教材改革实现统编教材向本校教材的过渡。文化课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改革。专业课则要求教师以“学练结合、学用结合、工学结合”为主,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要领,编写适应学生需要的教材和讲义;加大技能课考试的力度,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在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下,学校对机电专业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整合,实施模块化教学。实训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生产强化训练四个环节构成,各个环节均努力与实习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全面实现产训结合,以便让学生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3.2
机电一体化
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具体措施:
首先,在部颁标准的指导下,成立
机电一体化
专业行业委员会,在调研行业、企业的基础上,与行业专家交流、探讨,研究确定学校
机电一体化
专业的课程体系及标准。课程应明确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的鲜明特点。
其次,开展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构机电专业技能体系”的市级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机电专业技能课程及校本教材的开发。如在课题研究的指引下开展了
机电一体化
行业的市场调研、专业教师的行业顶岗实践,为机电专业的市场论证、课程建设提供了市场、行业需求的保障,进一步明确了学校
机电一体化
专业的办学方向。同时,机电专业进行了专业课程综合化、技能课程项目化、专业课程设置等等系列课题的研究工作,专业教师多人次到行业、企业一线调研、顶岗实习等工作,先后引进多名行业专家、技师到校任教,共同研究、开发
机电一体化
专业的课程体系。
四、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思路:
4.1 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并行,并以实习为重
机电一体化
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进行模块化、综合化整合,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2 理论教学内容应突出应用性、先进性、前沿性
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工业控制理论的能力,突出机电类理论的应用性、实用性,使学生能通过“实践认识-针对实践的理论学习-再实践”的顺序,掌握一定的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安装、操作和维修技能。
4.3 实习教学与生产实际、与新科技应用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机电一体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体现以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熟练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机电一体化
专业实习教学特别要注意其先进性、前沿性,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现代工业控制技术操作人才。
五、
机电一体化
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5.1 完善机电类传统专业的建设
要想完善
机电一体化专业
的建设,除了建设一流的专业实训教室外,首先必须在完善机电一体化传统专业的建设的前提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开拓
机电
类新专业。目前以强电为主的主要有维修电工、机床电气维修技术、机电维修技术、电工与焊接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以弱电为主的主要有电工与电子技术、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等专业;以高新综合应用技术的主要有数控技术应用与维修、智能楼宇技术、电梯控制技术与维修、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等专业。我们认为要想完善
机电一体化
专业的建设,必须在完善以强电为主的专业类型和以弱电为主的专业类型的建设前提下,加快对高新综合应用技术专业类型的建设。
5.2
机电一体化
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
机电一体化
专业模块教学体系,
机电
类专业实训基地需要配套的实训教室主要有单片机、PLC系统综合实训教室、数控机床维修实训教室、普通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检修实训教室、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室、电工基本操作实训教室、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训教室、家电维修实训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这些实训室不仅为机电类专业开设实训课,也承担社会化职业资格培训、考核鉴定;同时,还承担企业职工的后续教育的培训任务。
六、师资队伍建设:
6.1 增强师资队伍的力量
要增强师资队伍的力量,可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广纳贤才。一是通过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才招聘会,招聘一些理论基础踏实和操作技能过硬的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二是采取传统做法,在本校应届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中,挑选一些品质优良、作风硬朗、技术过硬的优才生留校。然后让他们在有经验的教师的培养下迅速成长。三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一些更新较快的新技术,可通过外聘来自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的方式。这样既能使教学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学校教师也能通过交流得到提高。
6.2 建立师资培养规划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师资培养规划是关键。随着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突飞猛进,
机电一体化
专业师资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许多专业理论教师和专业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已滞后现代技术的发展,由此也阻碍了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的开展,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师资培养规划,让青壮年教师得到必要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尽早地挑起
机电一体化
专业教学的大梁,为我们机电类专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电工电子技术经验报告
下一篇:
让中职学生对电机受潮后认识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
专业管理
客户视图
优秀团队
品质保证
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