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能耗制动的反转控制电路实验
一、操作所需电器元件明细表:(见表1)
代号 |
名称 |
型号 |
规 格 |
数量 |
备注 |
QS |
低压断路器 |
DZ108-20/10-F |
脱扣器整定电流0.65~1A |
1 |
|
KMB~
KM3 |
交流接触器 |
CJX2-0910 |
线圈AC380V |
7 |
|
KT1、
KT2 |
断电延时时间
继电器 |
ST3PF |
输入交流380 V |
2 |
|
|
继电器方座 |
PF-083A |
|
2 |
|
KAL、
KAR |
直流接触器 |
JZC3-40Z |
线圈DC220V |
2 |
|
XT |
接线端子排 |
|
AC660V 25A |
25位 |
|
SA |
主令开关 |
|
零位,左右各三档 |
1 |
|
M |
并励直流
电动机 |
|
UN220V |
1 |
|
R1、
R2 |
起动电阻 |
|
90Ω/1.3A+90Ω/1.3A |
2 |
90Ω串联
90Ω |
R3 |
制动电阻 |
|
电阻900Ω//900Ω
(0~450Ω) |
1 |
两只900Ω并联 |
V |
二极管 |
IN4007 |
1000V 1A |
1 |
|
R |
电阻 |
|
10K/8W |
1 |
|
KI1 |
过电流继电器 |
JL4-11Z |
0.7~3A |
1 |
|
KI2 |
欠电流继电器 |
DL-13 |
0.08~0.16A |
1 |
|
二、电路图

图1
该图中,电机的反转控制是利用改变电枢电压极性来达到电机的反向。电路中包括了两级电阻起动。起动电阻R1、R2同时作为调速用,起动与调速过程同前。电路的不同之处:正、反转控制由主令开关控制,当主令开关SA的手柄向左(正转),接通接触器KM
L,,电枢电压为左正右负。当手柄向右(反转)接通接触器KM
R电枢电压为左负右正,这样就改变了电枢电压的极性,而并励绕组的电流方向没有变,所以实现了反转控制;其次停车时采用能耗制动,且利用电压继电器KAL或KAR控制,它们的线圈在工作时与电动机
电枢并联,它反映电动机电枢电压,即转速的变化,所以说它是用转速原则来控制的。电路的动作过程如下:
设主令开关手柄扳在向左第3档,这时,主接触器KM1、KM2、KM3吸合,正转接触器KML吸合,正向制动继电器KAL线圈通电吸合并自锁,为制动接触器KMB通电作好准备,同时常闭触头断开;与反转接触器KMR联锁。
当停车制动时,将主令开关SA手柄由正转位置扳到零位,这时KML线圈断电,断开电动机的主电源,但电动机因惯性仍按原方向旋转,电枢导体切割磁场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使KAL中仍有电流通过而不释放,同时由于KML的断电又接通了KMB,它的主触头闭合,使电阻R3与电枢形成闭合回路,电枢中产生了制动电流,将电动机惯性的动能转变为电能并消耗在制动电阻R3上,故转速急剧下降。随着制动过程的进行,其电枢电势也随着转速的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使KAL释放,制动结束,电路恢复到原始状态,以准备重新起动。
如电动机原处于反转状态,其停车的制动过程与上述过程相似,不同的只是利用继电器KA
R来控制而已。
当用主令开关手柄从正转扳到反转时,电路本身能保证先进行能耗制动,后改变转向。这时利用继电器KAL在制动结束以前一直处于是吸合状态,从而断开了反转接触器KMR线圈的回路,故即使主令开关处于反转第3档,也不能接通反转接触器。当主令开关从反转瞬时板到正转时,情况类似。
三、安装与接线:
布置与接线参考图2,图中KAL及KAR的线圈为直流220V,操作者参考图2应自行画出实际接线图。安装与接线后应符合第二章2-1的要求。
图2
四、检测与调试:
KI1、KI2、KT1及KT2的调节可参照实验三十七的四。确认接线无误安装牢固后,可分别通入直流220V电源及交流380V电源,操作控制电路应能正常工作,若电机工作不正常,则应分析并排除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