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PV49B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
一、系统简介:
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是氢能产业链中的制氢、氢气储存、氢能管理利用这几个关键环节的有机组合和展现。制氢的能源采用清洁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这不仅解决了部分风力、光伏发电就地消纳的问题,还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制氢装置由电解装置、电功率测量、产氢流量测量等几个部分组成,可监测产氢流量、电解装置输入的电功率等参数。
储氢系统由奥氏体材料储氢罐、气体输送管路、控制阀等组成,该储氢系统可监测储氢压力、温度,并可智能化设定和控制储氢压力上下限。
上述过程,风力、光伏发电经过DC/DC变流,经直流母线储存于蓄电池组中(蓄电池仅做稳定调控功能),然后蓄电池经DC/AC逆变成交流电,给电解装置供电以产生氢气,氢气储存在储氢系统中,需要时供给氢氧燃料电池装置,产生电能,电池堆反应后的尾气进入尾气分析装置,可进行气体成分分析。

(参考图)
本创新实训系统表面绘制了制储氢原理结构,各测试节点原理清晰直观,采用安全接插座,操作安全。
本系统内置了模拟氢气泄露的仿真系统,可进一步模拟贴近真实的工业现场气体泄露情况。
系统还内置了氢能管理软件,通过本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对工业组态软件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氢产业中的应用做进深入的学习和延伸。制氢、储氢、氢能利用过程的各项数据可通过上位机软件实时监测和记录。通过该系统所验证的方法原理、工艺标准可直接或稍加改动后移植到应用现场。大大提高氢气利用领域的安全性和数据可验证性。
二、主要单元参数
2.1光伏发电单元
Ø 光伏功率:10W*4块;
Ø 开路电压:21.5V;
Ø 工作电压:17.5V;
Ø 短路电流:0.56A;
Ø 工作电流:0.51A;
Ø 跟踪方式:双轴全自动跟踪;
Ø 跟踪精度:±0.5°
Ø 水平回转角度:270°;
Ø 俯仰角度:180°
Ø 控制器供电电源:DC 12-32V
2.2风力发电机
Ø 额定功率:300(W)
Ø 额定电压:12/24(V)
Ø 额定电流:33.3/16.7(A)
Ø 风轮直径:1.24(m)
Ø 启动风速:1.5(m/s)
Ø 额定风速:9.6(m/s)
Ø 安全风速:35(m/s)
Ø 工作形式:永磁同步发电机
Ø 风叶旋转方向:顺时针
Ø 风叶数量:3(片)
Ø 风叶材料:玻璃增强聚丙烯材料
Ø 电机材料:铝合金
2.3 模拟风洞模块
Ø 风量:32073 mз/h
Ø 风压:388Pa
Ø 转速:1440 r/min
Ø 功率:2.2kW
Ø 可调风速:0~13级连续可调
2.4 风光互补控制器
Ø 工作电压:24VDC
Ø 充电功率Pmax :650W
Ø 光伏功率Pmax :150W
Ø 风机功率Pmax :450W
Ø 充电方式:PWM脉宽调制
Ø 充电最大电流 35A
Ø 过放保护电压 11V
Ø 过放恢复电压 12.6V
Ø 输出保护电压 16V
Ø 卸载开始电压(出厂值)15.5V
Ø 卸载开始电流(出厂值) 15A
Ø 控制器设有蓄电池过充、过放电保护、蓄电池开路保护、负载过电压保护、夜间防反充电保护、输出短路保护、电池接反保护、欠压和过压防震荡保护、均衡充电、温度补偿、光控开关功能;
负载为100W以下的12V/24V直流负载,控制单元一通道为常开输出,另一通道为多类定时输出(光控开、光控关,定时开、定时关,)。
2.5储能电池
Ø 电池类型:铅酸免维护;
Ø 电池容量:12V55AH;
Ø 电池连接方式:串联;
Ø 电池保护:末端接保险丝;
2.6离网逆变器
Ø 额定输出容量:1500VA;
Ø 额定输入电压:DC24V;
Ø 输入电压保护:DC34V;
Ø 输入电压恢复:DC33V;
Ø 输入欠压保护:DC21.6V;
Ø 输入欠压恢复:DC24V;
Ø 空载电流:≦0.5A;
Ø 额定输出电压:AC220V;
Ø 额定输出频率:50/60HZ±0.5HZ;
Ø 输出波形:纯正弦波;
Ø 波形畸变率:≦4%;
Ø 动态响应:5%;
Ø 功率因素:≧0.8;
Ø 过载能力:120%/1分钟,150%/10秒钟;
Ø 逆变效率:90%;
Ø 绝缘强度:1500VAC,1分钟;
Ø 逆变器结构:工频隔离;
Ø 设备保护:逆变器输入过压保护、蓄电池过放电保护、蓄电池反接保护、输出过载保护、输出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
Ø 工作温度:-25℃~60℃;
2.7 电解制氢系统
Ø 输入220V/50Hz,120W,AK-H500
Ø 氢气发生器采用去离子水(即纯水)电解,流量可控;
Ø 氢气纯度:不低于99.99%;
Ø 输出流量:不低于300ml/min;
Ø 输出压力:≤0.4MPa;
Ø 最大功率达160W;
2.8 氢缓冲稳定系统(储氢罐)
Ø 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耐压不低于1.25MPa,使用寿命不低于10年,可缓冲、稳定氢气流量;
Ø 配置精密压力表,精密压力传感器,modbusRTU/RS485或模拟量4-20mA输出;
Ø 独特的氢能管理系统,可实现自动监测管理氢气压力,氢气输出,氢气关断等,增强氢气使用的安全性和提高氢气使用的效率。
2.9氢气泄露仿真系统
Ø 系统耐压:不低于1MPa;
Ø 气体控制阀:最小开合时间50ms;
Ø 气体泄露仿真模型:可随机设定组合不低于9种;
Ø 包括点泄露,长泄露,过压泄露等
Ø 燃料电池堆
Ø 额定输出:100W,14V/7.2A;
Ø 单电池数:24片;
Ø 反应物质:氢气、空气;
Ø 供氢品质:干燥,纯度99.99%;
Ø 供氢压力:5.8-6.5psi;
Ø 供氢流量:满负荷运转时1.4L/min;
Ø 起动时间:<30S;
Ø 输出电压:DC13-23V;
Ø 增湿类型:自增湿;
Ø 冷却类型:空冷;
Ø 环境温度:5-35℃;
Ø 电堆工作温度:<65℃;
2.10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
Ø 环境检测传感器:
Ø 温度检测范围:-40℃~85℃;
Ø 温度检测精度:±0.5℃;
Ø 压力监测范围:0-1MPA;
Ø 传感器供电:DC24V;
Ø 传感器通讯接口:隔离RS485或模拟量输出;
2.11人机界面
1)内置氢能管理软件现场端
Ø 触摸屏尺寸:7″;MCGS
Ø 屏幕类型:TFT液晶显示屏;
Ø 分辨率:800×480;
Ø 内存:128M;
Ø 串行接口:RS232/RS485;
Ø 供电电压:24±20%VDC;
Ø 自动控制系统:
2)主控模块
Ø AC220V/50HZ输入;
Ø 14数字量输入,10数量输出;
Ø 支持TCP/IP标准通信方式,可实现高速运算和复杂逻辑控制;
3)仿真软件
基于Unity3D软件,使用C#语言进行开发,采用My Sql作为后台数据库,通过FTP协议与数据库进行通信。软件使用者通过使用光伏、风力、地热、生物质4种能源设计多能互补方案,完成区域能源的供能结构改造方案设计,并结合区域的气候数据,模拟区域内实时能耗与供能数据,从而优化出合理的能源结构。
Ø 用户管理功能:
注册:支持学生或教师按照学校名称和手机号码注册用户
登录:支持学生或教师根据手机号码或用户名登录系统。
找回密码:支持学生或教师根据手机号码找回密码
权限管理:支持主用户添加或删除子用户
用户信息管理:支持用户信息查看,包括用户名、学校、真实姓名、学号、上级用户等
异地登录:同一个账号24小时内只能在同一台电脑上登录,无法在其他电脑上登录。
Ø 气象数据库
支持查看全国超过32个城市的模拟地图气候数据。支持查看2013-2016年的精确到天的模拟地图气候数据,可自由设置日期进行查看。每个城市的气候数据均可查看: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湿度、降水量、辐照量、气压、风速、土地湿度摄氏度等。
Ø 3D地图功能
支持教师通过3D地图上的模拟能耗布置相应学习任务,同时可以修改多种参数以最大化的适应不同实际情况,最后可以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相应的评分。
根据项目及学习任务需要规划设计的区域面积大小,选择对应面积以及地形相似度高的区域,并定期更新可用的区域3d地图、加载在3D地图上的是真实的地形地貌,包含设计成虚拟的地形地貌、3D地图模型、山川、河流与树木;
支持修改光伏发电的相关评分参数:整机效率、最佳倾角、除组件和逆变器以外的其他成本参数等。
支持修改风力发电的相关评分参数:整机效率、风力波动(自定义风速的每小时波动数据以体现出风力发电机组随着每小时风速数据的变化,发电量在1天24小时内随机波动的特点;)
支持修改地热能的相关评分参数:换热能力、热协调参数、成本单价
支持修改生物质能的相关评分参数:生物质年供应、整机效率、生物质残余物平均能源折算系数、生物质平均谷草比系数、生物质残余物能源利用可获得系数、建设成本、燃料成本、运维成本等。同时可自动根据公司计算得出每年最大可建设的电站功率作为评分准则。
(最大生物质电站功率=年供应量*1000*平均能源折算系数*谷草比系数*残余物能源利用可获得系数/ 3600/365/24)
设计区域内的5种用能建筑模型(底层住宅、交通枢纽、酒店、小高层、写字楼),通过设置每个建筑模型的最大功率、制冷制热能耗占比、每小时实际用电系数、日能耗时长,可以获得区域内建筑每小时、每天、全年的耗电情况以及制冷制热能耗需求;
可选择全国任意地区(精确城市)、任意气候时段作为区域能源模拟的目标区域,通过对比数据库可以得出当地经纬度、光伏组件全年最高、最低工作温度,并可以自动计算最大、最小电压、最大开路电压、最大直流电流等数据,可以自行比较同一模型不同规划方案的优劣,通过比较倾角偏差、组件逆变器功率比、间距误差、逆变器数量、生物质电站容量、浅层地热容量、风力电站布局、外部电力输入、外部电力波动、建设总成本等,可以对同一模型下的方案进行自动评分
命名:教师可以自行命名模型的名字
删除:教师可以对模型进行删除操作
2.12尾气分析系统
Ø 温度检测范围:-40℃~85℃;
Ø 温度检测精度:±0.5℃;
Ø 湿度检测范围:0-99.9%RH;
Ø 湿度检测精度:±3%RH;
Ø 氢气浓度检测范围:0-40000PPM
Ø 传感器通讯接口:隔离RS485或模拟量输出;
2.13上位机单元(内置氢能管理软件上位机端)
Ø CPU:IntelCore i5;
Ø 内存:DDR3 8G;
Ø 硬盘:7200转/1TB;
Ø 显卡:Intel HD Graphic;
Ø 屏幕:22英寸高清显示器(1920*1080)。
2.14柜体材质与尺寸
Ø 板材:热镀锌处理;
Ø 板材表面烤漆工艺;
Ø 钢板厚度:2mm;
Ø 柜体精心设计,结构美观新颖,方便操作和数据读取。
三、可完成课题项目
Ø 光伏发电氢储能系统的原理组成
Ø 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
Ø 电堆的IV极化特性曲线
Ø 电堆的功率特性曲线
Ø 环境改变对电堆性能的影响
Ø 电解制氢效率测量实验
Ø 电解制氢流量计量控制实验
Ø 氢储能系统参数测量和控制
Ø 电堆输出和尾气分析实验
Ø 人机界面设计和通讯控制
其他产品链接:
光伏发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实训系统
便携式太阳能电池测试仪
模拟型直驱风电教学实验平台
大型风力发电系统实训平台
太阳能光伏充放电特性实验系统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实验实训系统
新型电力系统综合实训平台
20KW风光储智能微网实训系统
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实训系统
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电网系统教学平台
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实训系统
400W风力发电教学实验实训装置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太阳能光伏电源发电系统实训装置
太阳能发电教学实验平台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风光互补微网发电实训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平台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实验台
小型风力发电实训装置
燃料电池发电教学实训系统
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教学演示系统
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性能测试仪
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实验装置
风光互补发电测量与控制实训系统
太阳自动跟踪系统实验台
风力发电系统实训装置
5KW太阳能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教学实验实训装置
光伏离并网追日发电实验系统
风能和太阳能综合利用实验装置
太阳能光热教学实验平台
风.光.氢及超级电容混合发电实验设备
风光储发电实验实训系统
5KW光伏储能发电教学系统
5KW太阳能光伏微网发电教学系统(分布式工程型
风光互补发电实验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装置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实验系统
风光互补路灯实验系统
燃料电池实验台
太阳能.燃料电池混合发电系统
5.0KW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系统(分布式)
风光互补离(并)网发电实验系统
太阳能电源技术及其应用装置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台
太阳能热能培训器
教学用光伏发电组装与建设实训系统
1KW光伏离网发电教学系统
风光互补并网发电与机电实训系统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教学实训台
太阳能电源技术及其应用装置
2.5KW风光互补发电教学实验系统
太阳能光电教学实验箱
逆变器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箱
硅光电池光伏特性综合实验仪
光伏发电试验台
楼宇新能源实训装置(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装置
1KW永磁风力发电机并网实验系统
太阳能光热教学实验装置
太阳能光电教学实训台(7种规格)
氢燃料电池模型车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教具
太阳电池组件测试台
水冷型燃料电池科研实验台
太阳自动跟踪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实验装置
太阳能发电整流逆变实训装置
小型风洞实训设备
模拟型直驱风电实验系统
风向跟踪风力发电实训装置
太阳能便携式电源系列
大型双馈风力发电实验系统
风力发电整流逆变实训装置
太阳辐射标准观测站
燃料电池发电全检测型实验系统
太阳能基站光照跟随PLC控制实训模型
轴流风机
便携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测试与评估系统
风力发电系统
太阳能教学实验实训台
燃料电池教学实验平台
友情提示:
1、设备验收:各采购单位收货时请检查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的货品外观,核实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的数量及配件,拒收处于受损状态的设备;
2、设备质保:茂育将为各采购单位提供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使用说明书和质保期,在质保范围内提供对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的免费维修,超出条件承诺时提供对设备的有偿维修;
3、设备退换货:各采购单位单方面原因导致的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选型错误或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购买数量错误,造成设备的退换货要求,将不被接受;
4、设备货期:对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的发货期为参考值,如您需要了解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的精确货期,请与上海茂育公司的销售人员联系;
5、咨询电话:如各采购单位对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有任何疑问,请致电:021-56311657 ,我们将由专业技术人员为您提供有关风光互补制储氢及燃料电池发电创新实训系统的技术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