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存在不足提出的应用方案及建议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绘图和读图能力,从而达到利用图纸工作的目的。因此,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解决学生从平面图形到立体空间过程中的思维障碍,对于制图课至关重要。同时,信息化教育时代的来临,机械制图课程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原有教育方式上更好地结合信息化方式,让学生从多方向、多个角度将课堂上学到的制图知识理解掌握再到学会如何利用,最终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一、机械制图课程信息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首先,从教学条件层面来看,机械制图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教学历史,并具有深厚的教学经验。但受教学条件限制,在课上老师仅仅能够通过自身携带的几个机械部件来为同学讲解,因此授课方式仍是传统的教师示范讲解方式。因机械制图课设计机械零件众多,学生分散在教室里,传统的教学方式易导致很多学生只能看到一部分机械零件,因此学生对于某些机械零件构造存在疑点,容易耽误下一节课的学习进程。
其次,部分机械制图教师教学能力不足。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主要指挥官就是教师,其专业技能和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水平。在教学中,部分机械制图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认为课件制作和教案整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缺乏信息化机械制图教学的动力,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整合存在偏差。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只有将机械制图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整合,才能整合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有效性。但实际教学中存在信息化教学形式化严重,很多机械制图教师还是习惯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导致学生对教学信息化缺乏认知,影响信息化教学发展。
二、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应用方案
(一)借助信息化技术合理组合教学内容
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各个环节合理进行安排,确保教学方案有效实施。比如通过课前提出信息化预习方案,让学生利用信息手段获取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课上借助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的优势,将平面问题与立体问题进行转换,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问题以立体空间的形式演示出来,以解决线与面之间的关系,在渗透转换思想基础上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更直白的关系。课后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立体三视图,稳步提升学生认知,不断夯实基础。通过借助信息化技术合理组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最终提升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可以在机械制图专业学习过程中对手机等设备加以应用,利用微信、QQ等软件平台,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机械制图课程内容,完成预习、复习等学习环节,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机械制图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
(二)借助信息化技术获取教学素材
高职院校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教师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要整理出一套完整的机械制图教学素材。但随着机械领域的发展,教材上内容大部分早已跟不上时代变化,这就需要老师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搜集更多更新的制图知识来弥补书本知识落伍这一短板。在课上对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要学会引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上原文字,并可适当介绍相关方面书籍供学生课后自行学习。如果教师想更好地整合知识,可以用电子扫描仪扫描,然后利用光学识别软件(OCR)将扫描的图形转化为文字,将文字进行重新编辑排版组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展示给同学。
机械制图课程图片和视频的演示对课程的帮助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准备素材过程中,大量搜集针对性强、适合学习的图片和立体视频。根据课程需求,教师可以利用图像编辑软件(如Windows附件中的“画图”)制作课堂需要的图形,加入到教学课件当中。如果要利用书籍、报纸、期刊等印刷品上的图片,可以借助扫描仪将需要的文件扫描为图像文件,也可以借助数码相机拍照得到图像文件。如果课上要用到教学光盘中的图形文件,可以将该文件拷贝到资源文件夹中,供课上使用。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应学会使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直观立体的机械图形。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立体图形和视频能够十分形象的展现出机械物品原有的样子,教师能在三视图空间进行转换,更直观地介绍各个面之间的联系,逐步提升学生空间立体感。比如在讲解装配图时,使用动画演示装配的过程,将复杂的理论知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能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时更容易“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高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堂讲解存在一些弊端,比如语言讲述不能将要点、难点表达清楚。而采用信息化教学,就很容易弥补这一问题。老师在语言讲解的同时利用信息化教学,配上相关的辅助标注,这样就能使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进而加速对机械制图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对一些难点反复播放,多角度解析,充分讲解难点知识的要领,使同学在记忆过程中能够突出记忆,抓住机械制图课程中应该学习的知识点。遇到个别学生课上不能理解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课下拷贝课件让学生自主复习巩固。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考虑将课堂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理论部分,教师将机械制图模型的概述分析等制作成教材,进行讲解。实践部分,教师可以将班级内同学进行分组,对老师讲解的知识点组内交换自己意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给同学分发模型让大家进一步感受机械实物,能够能很快培养同学的识图能力。在各小组间可以设置竞争,使得教师组织教学更加容易,教学反馈更准确。
(四)利用信息化教学课后延伸教学内容
根据对机械制图课程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完全掌握老师所讲的全部机械制图工艺相关知识。课后练习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要想理解课堂上所讲的工艺流程,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十分有限,需要学生学会利用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而信息化教学能使师生间、同学间更容易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利用朋友圈或者公众号等简单快捷的方式,为学生发布机械制图课程相关信息,同时学生遇到感兴趣的知识也可以通过给老师留言或者私信方式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工艺练习,工艺练习可以为下一轮课前信息发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化教学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实践中,使教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方式都变得丰富多元化。
(五)利用信息化教学培养实践创造力人才
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高级技能应用人才,因此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机械制图课程教学而言,如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是本门课程的主要任务。而通过实践操作则是最有效的方法。当学生对具体机械零部件有深刻印象时,头脑中才能形成对零部件的立体认知感。从心理学理论来说,学生在动手制作模型过程中会对大脑产生直观的刺激,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对模型有更直观更立体感受。学生练习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对各个部件进行组装,也可以对整体组合进行拆卸,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能为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传统的练习材料,大部分是纸板或者塑料拼块,学生操作的模型和参考的样品都十分有限。而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利用电脑构造更全面的模型,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创造的模型通过网络发送给老师,有利于激发同学自主创造能力。
三、建议
(一)加快机械制图课程教员队伍建设
在大国工匠精神热潮席卷全国的形势之下,我国高职院校教员面临青黄不接的处境。机械类高职院校很多老师不愿发展信息化教育,不敢尝试。他们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了解,对学科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为了能更好培养国家所需应用创新型技术人才,需要加强机械类教员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导,让青年教师成为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
(二)加强自身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益明显,教师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主体,无论国家还是学校都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对教学信息化的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进程。教师要想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关键是提高信息化教学素质。因此,第一,需要教师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相关培训课程,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同时学会参考优秀案例完善本课程教学体系。第二,教师可以将掌握的信息化教学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本课程教学中尝试利用新信息技术,如慕课、翻转课堂等。第三,教师在积累一定经验后,可参加教学信息大赛。参赛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查阅大赛优秀课程等资料,汲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而结合本课程实际情况,制定出更适合本门课的教学方案。
信息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引入新课,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比如多媒体创设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运用启发式、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更容易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四、结论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步伐的不断推进,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收获更多课程,取得更方便的学习体验,进而掌握机械制图课程。教师也应紧随时代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素质,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其他产品链接:
多功能家用电子电器控制综合实训装置
除湿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台
现代制冷与空调系统实训考核装置
制冷自控系统综合实训装置
变风量通风与排烟系统实验平台
音视频维修技能实训装置
滚筒式洗衣机维修技能实训装置
空调冰箱组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
电梯安装维修与保养实训考核装置
家用电器实训装置
电力电子高级技师实验设备
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台
电力拖动技能实训台
模电数电微机应用综合实验室成套设备
模电数电高频电路实验室成套设备
电工模电数电综合实验室成套设备
电工模电数电单片机PLC传感器综合实训装置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装置
手机维修操作实训台
通用电工实验室成套设备
通用电工实验与技能实训考核成套设备
电工模电数电实验与技能实训设备
模电数电实验与技能实训考核实验室成套设备
电力拖动PLC技能实训装置
通用电工电子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
高性能电工电子电力拖动技术实训考核装置
立式通用电工电子实验室成套设备
立式电工.模电.数电.电气.PLC控制综合实验装置
立式电工模电数电电气PLC单片机综合实验装置
电力系统微机变压器保护实训考核装置
电工技能综合实训装置
安全用电实训装置
工厂供电综合自动化实训系统
电力拖动(工厂电气控制)实验装置
电力系统监控实验平台
高低压供配电技术成套实训装置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培训考核平台
供配电及照明系统应用平台
工业自动化通讯网络实训平台
变频调速实训装置
伺服驱动与开闭环控制装置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实训装置
模电数电通讯原理实验室成套设备
模电数电EDA实验系统成套设备
模电数电单片机综合实验台
高级电工模电数电电拖综合实验台
电子技术创新实训考核装置
电机拖动实训设备
通用电工实训台
通用电工基础实训台
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平台
创新型检测及控制实验实训平台
单片机技术应用实训考核装置
高级电工技师技能实训考核装置
高性能高级维修电工技能培训考核装置
中高级电工实训考核装置
网孔型高级维修电工实训装置
气动PLC控制实验装置
PLC模拟量实训装置
PLC开关量实训装置
自动生产线拆装与调试实训装置
柔性生产制造实验设备
单片机与MCGS组态综合应用实验装置
机床电气线路实训考核柜
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验系统
现代物流仓储自动化实验装置
光机电气一体化控制实训考核设备
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实训设备
自动送料装车实训模型
循环搬运自动控制实训装置
液压气动PLC综合控制实验室设备
工业机械手实训台
现代挖掘机220LC液压模拟实验台
PLC控制液压传动实训装置
生物医学传感器实验台
传感器检测与转换技术实训装置
传感器技术实训台
传感器实训室设备
6KV高压开关柜实训装置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技能培训考核系统
工业全数字交直流调速系统实训装置
变配电室值班电工技能培训考核装置
高低压配电实验实训装置
工业全数字交直流调速系统实训平台
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平台
风电场电气系统实训装置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实验平台
滑环电动机液阻起动控制实训柜
楼宇供配电及照明系统实训装置
滑环电动机频敏变阻起动控制实训柜
电机及拖动控制实训柜
电机装配与运行检测实训考核装置
电机及电拖控制技术实训装置
电机装配技能实训装置
交直流调速实训装置
六层透明仿真教学电梯模型
2023款电梯门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
金属切削刀具示教陈列柜
煤电钻综合保护实训装置
矿井电气安全保护综合实训装置
智能动平衡实训系统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实验箱
材料力学综合测试分析实验台
运动控制实训装置
机械系统动力学飞轮调速创新组合实验台
平面机构组合测试实验台
机构运动方案创新拼装及仿真实验台
滚动轴承综合性能测试分析实验台
零差速双流传动综合实验台
便捷式机械系统变速传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箱
机械系统速度分析及波动调节实验台
回转体智能动平衡测试实验台
机械系统传动创新组合设计实验台
空间机构创新组合及虚拟演示实验台
轮系创新组合及结构分析综合实验台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
平面机构设计及运动组合分析实验台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训台
机械运动创新方案拼装实验台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陈列柜
机械基础示教陈列柜
模具示教陈列柜
普通气固相固定床催化反应实验装置
外压容器稳定性测定装置
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实验装置
多功能反应实验设备
往复式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装置
超滤膜分离实验装置
过滤操作实训装置
精馏操作实训装置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设备
特殊精馏塔实验装置
二元系统气液平衡数据测定实验装置
三元液-液平衡数据测定实验设备
单管蒸发实训装置
电工模电数电电气PLC单片机综合实验装置
电工.模电.数电.电气控制综合实验台
计算机装调与维修技能鉴定装置
继电保护及供配电技术实验装置
变频热泵式分体空调制冷系统实训装置
2023款电工技术实训装置
机床电气故障排除综合实训装置
工业自动化网络控制装置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建设的目标及开设实训项目
数控仿真实训室
机械基础(综合)实训室
工厂供电综合自动化实训室功能介绍
电子装接实训室功能简介
燃气实训室简介
热工与流体实验实训室实训项目及设备的介绍
机械零件实训室的功能.主要设备及实训项目介绍
电子实训室的功能介绍及实训台的构成.特点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主要设备配置及建设目的
维修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实训室的功能介绍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专业管理 专业管理客户视图 客户视图优秀团队优秀团队品质保证品质保证无忧售后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
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