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内容 | 学时分配 | 备注 |
1 | 项目一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标准 | 24 | |
2 | 项目二 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 | 20 | |
3 | 项目三 新能源汽车性能实验标准 | 20 | |
总学时 | 64 |
项目一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标准 | 学时 | 理论 | ||
实践 | |||||
一体化 | 24 | ||||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 |||||
1、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标准 2、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控标准 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标准 |
|||||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 主要教学方法 | ||||
重难点: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构造。 |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 ||||
教学地点 | |||||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 |||||
教学及参考资料 | |||||
课本,汽车杂志 | |||||
练习与习题建议 | |||||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 |||||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 权重分配 | ||||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 占 40% | ||||
项目二 | 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 | 学时 | 理论 | ||
实践 | |||||
一体化 | 20 | ||||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 |||||
1、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 2、人员触电防护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 |
|||||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 主要教学方法 | ||||
重难点: 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 |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 ||||
教学地点 | |||||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校内实训(实验)室 | |||||
教学及参考资料 | |||||
汽车课本,汽车杂志 | |||||
练习与习题建议 | |||||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 |||||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 权重分配 | ||||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 占 30% | ||||
项目三 | 新能源汽车性能实验标准 | 学时 | 理论 | ||
实践 | |||||
一体化 | 20 | ||||
学习目标:概括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包含知识、技能等目标 | |||||
1、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系统安装、调试、检验、维修 2、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系统安装、调试、检验、维修 |
|||||
主要内容(标注重点和难点) | 主要教学方法 | ||||
重难点: 生产工艺文件的制定与分析、系统电控设备的领料、检验、安装、调试、维修 |
讲授法,任务教学法 | ||||
教学地点 | |||||
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教室 | |||||
教学及参考资料 | |||||
汽车课本,汽车杂志 | |||||
练习与习题建议 | |||||
现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 |||||
考核与评价方式说明 | 权重分配 | ||||
学生自主互相测评 | 占 30 % |
序号 | 设备名称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1 | 实训车辆(轿车或小型货车) | 辆 | 6 | 根据本地区新能源车型进行配置 |
2 | 汽车杂志 | 本 | 10 | 建议10种以上 |
3 | 汽车新能源发展 | 套 | 2 | DVD光盘 |
4 | 计算机网络 | 套 | 40 | 40台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网络(共用) |
5 | 汽车使用说明书 | 本 | 10 | 所有车系的说明书均要收集,越多越好 |
6 | 汽车广告片 | 部 | 10 | 所有车系的说明书均要收集 |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成绩比例(%) |
1 | 项目考核 | 考核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项目中的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详见表二 | 20 |
2 | 理论考核 | 综合测试 | 50 |
3 | 教学参与程度 | 根据平时回答问题的表现及考勤记载 | 30 |
合 计 | 100 |
序号 | 考核项目 | 考核内容 | 成绩比例(%) |
1 | 学习态度 | 学生个人素质、动手效率等 | 10 |
2 | 过程操作 | 操作规范 | 30 |
3 | 回答问题 | 教室巡回观察,有针对性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性程度 | 30 |
4 | 提交作业 | 核实数据,观察各小组结果及分析 | 30 |
合 计 | 100 |
序号 | 考核的知识点及要求 | 成绩比例(%) |
1 | 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 | 10 |
2 | 熟悉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 20 |
3 | 熟练掌握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 20 |
4 |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 | 30 |
5 | 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 20 |
合 计 | 100 |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工业园
销售中心:上海市普陀区祁安路88-6号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