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浅谈中职教师汽车专业技能标准的差异及对策

摘 要: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汽车的生产、使用与维修当中,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在中高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汽车实训专业技能,其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是否与行业标准相吻合。本文从目前中高职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现状分析;基于行业标准,培养汽车类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必要性;积极营造教师培训氛围,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促进教师自觉地去建构与行业标准同步的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开展“基于行业标准培养汽车专业教师技能”的教改实践。
    教育部将在推进人才培养目标、对
汽车专业结构布局、课程体系和教材、教育教学过程、信息技术应用、人才成长途径、教师培养培训、行业指导作用、校企深度合作和教育评价改革等十个衔接,十年建成职业教育完整体系。以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为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新机遇,这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然而,目前我国高技能型服务人才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也不合理,这必然制约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这主要在于当前高职教师的教学技能未能与行业标准相吻合,以致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也不能完全适应行业的需求。为此,就要加大专业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并使其与行业标准相吻合。
一、目前中高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现状与行业标准的差异分析:
 在广西中高职技术大赛“汽车维修”项目的比赛中,丰田卡罗拉“汽车排故”的总裁判来自“丰田”企业,按照行业标准对全自治区的19所高职学校的参赛队伍进行了评分,结果是我们所有参赛队的指导教师深深感到自己的教学技能与行业标准的巨大差距,通过赛后总裁判的点评受益匪浅。教师们也清楚地知道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汽车专业技能方面与企业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从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反馈信息得知),关键在于自己的汽车教学技能有待提高。在本次大赛上了解到,目前自治区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师大多来自普通教育和中职教育,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较深,专业教学技能相对匮乏,这不利于汽车专业的教学发展目前全区的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师,大多是“学校到学校”,缺乏在企业实践的经验,不熟悉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还有部分教师由其他专业转型而来,更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之,教师们几乎没有脱产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况且部分学校缺乏对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的正确认识,使得教师不知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以致难以胜任专业的教学。
 
二、探讨缩小汽车教学技能与行业标准的对策,加快汽车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
 当今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培养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方面,是由政府制定激励机制,并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具有代表性的CEB/DACUM教育模式、TAFF教育模式、“双元制”教育模式、“自由式”教育模式。这些国家对汽车职业教师的要求,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如美国要求职业教师应取得学士以上学位,对所教技术课有一年以上的最新工作经验,或者在合适的技术领域有5年以上的实际经验,还要有当顾问和单独判断与研究的能力。澳大利亚的技术与继续教育(TAFE)规定: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受过教育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培训,有5年左右的专业实践经验;并要求专职教师受聘后,参加相关的专业协会,以保证能及时了解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德国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毕业水平,具有2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同时还须经师傅学校培训获得有关证书。由此看出,发达国家专业教师具备的条件是学历保证必备的专业知识基础及学习发展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保证一定水平的动手能力和操作示范技能,工作经历可以丰富专业实践经验和提供必需的职业素质。也就是确保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行业标准相吻合,以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符合行业需求。
 然而,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起步晚,相关的教师培养措施还有待完善。在目前情况下,如何缩短汽车教师教学技能与行业标准的差距,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国家的有关精神,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激励机制,营造培训氛围,加大培训力度,确实培养和提高汽车教师教学技能。
 因此,如何尽快摆脱传统束缚,尽快提高
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就要按照有利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实现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和有利于实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立足于“行业标准”与“双师”的双维视角,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一)因地制宜完善激励机制,营造汽车教学技能培训氛围
 目前我国各校中高职学校
汽车专业大多只建设了十几年,汽车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行业标准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多数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各校任教的,大多没有受过职业师资的专门训练,也未经过国家统一组织的、考核标准严格的专业技能资格认定。尽管他们掌握了较系统的汽车专业理论知识,但教师缺少在汽车行业、企业社会实践工作经验,在专业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经验方面存在较大缺陷,更谈不上熟悉汽车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
 (二)借鉴成功经验,探索
汽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
汽车专业教育,关键在于要有高素质汽车教学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鉴于我院与大部分院校汽车专业教师结构成分和师资队伍现状,按照全国高职高专师资队伍建设总目标的精神,我们制定了符合汽车专业教师现状的培养五年规划,努力打造具有“行业标准”的教师队伍,力争达80%以上的教师具有汽车技师职业资格,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结合汽车专业服务于汽车、机械等机电类行业的特点,挖掘潜力,通过与东风柳汽、上汽五菱、康明斯等著名企业的合作师资培训,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打造“汽车职业师资培训”、“汽车售后服务技术培训”、“资源共享”等教育实践平台,加快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的教学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加大对45岁以下专业教师的学历(对口专业研究生)再教育的投入,以确保完成汽车专业的五年“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加强45岁以下教师的学历教育和汽车职业技能资格培训。
 制定基于行业标准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机制。
    我们在
汽车专业教师培养的五年规划中,明确制定了针对不符合目前自治区“评建”中教师任职资格要求教师,采取先培训、再转行培训仍不达标的教师,原则上不安排教学任务,对于完不成教学任务和到企业挂职达不到培训要求的教师在“双聘”将最后考虑。
加大对各种对口专业培训投入,对于完成培训任务并符合专业建设对师资要求的,将按学院的政策支出相关的费用,并在今后的教学、骨干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外出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激发教师自我提高教学技能的积极性。
(三)校企合作,提高专业教学技能的实践:
    1、加强校企合作,以行业标准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
 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与教育的发展,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社会行业的合作已成为共识。社会产业结构已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劳动过程中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转移和变化过程中,单一的依靠系部、学校和政府,是不可能达到培养人才或发展经济的既定目标的。因此,就缩小教学技能与行业标准的差距,我院与东风柳汽、上汽五菱、康明斯等十几家企业在原有的合作意向的基础上,首先就“双师型教师培训”、“资源共享,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参与教学和教研”、“合作开展产品售后服务人员培训”等具体实质性的合作项目,通过各合作协议的具体实施,确定各合作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合作协议的顺利实施运行。其次,积极采取“外培内训”等多种措施,加快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的职业素质培养,通过每年的教师到各企业的挂职培训或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参与教学教研和师资培训,力求
汽车专业教师都得到去企业的技能培训及在学校外聘的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加强行业标准的教学技能培训,使汽车专业教师获取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技能,也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充分利用了产学合作的契机,直接从企业生产中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从而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
    2、积极开拓培训途径,提高
汽车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技能:
 要培养由一批“双师型”教师组成的梯队集体,就既要培养也要引进“双高”名师。为此,汽车专业制定和建立专业教学团队的计划,制定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邀请社会行业、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了专业工作分析会的研讨,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
汽车专业力争所有专业教师5年内完成专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技能职业等级证书(技师以上),并每年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和挂职锻炼,积极吸取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为汽车专业的建设和专业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三、结束:
    实践表明,教师的
汽车教学技能要受到行业技术的发展、社会实践环境和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学校职业教育要健康地发展,就必须主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发展需要,按照行业标准加大教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把行业标准渗透到学校教育中来,将学校的教学融入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深化专业课程改革,加强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不断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汽车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教师自觉地建构与行业标准同步的新知识、新技能。教学效果明显,当然这与国家职业教育的总体目标相距甚远,这还有待我们的继续努力,以提高汽车教学技能和教育水平,促进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其他产品链接:
加强中职学生对弱电与强电认识
好氧堆肥实验装置使用说明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训装置
传感器实验台温度控制仪表操作说明
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实训系统使用说明
电动机技术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
电机与拖动实验实训报告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实验室介绍
机械设计实验室
齿轮范成仪使用说明书
基础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
定制热管换热器实验台
家用电器之电子消毒柜实验指导书
物联网射频识别综合应用实验箱
初级维修电工实验台
臭氧氧化脱色实验说明书
萃取精馏教学实验指导书
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指导书
空气绝热指数测定装置实验指导书
填料吸收实验装置使用指导书
超滤、纳滤、反渗透多功能膜分离实验装置说明
孔口管嘴实验仪说明书
热电偶制作校验仪说明书
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实验说明书
沿程阻力系数测定装置说明书
文丘里除尘器性能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指导书
化工传热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
数据采集板式静电除尘器指导书
《台虎钳》实测绘图组合训练装置
自由对流横管管外放热系数测试装置使用说明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
《典型零件》实测绘图训练装置
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及实验目的
挖掘机液压模拟训练平台操作说明
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实验装置的介绍及使用说明
传感器实验台的特点及维护
热电偶校验仪使用说明
热电阻校验装置使用说明
做燃料电池教具实验要注意什么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交流及直流电源实验操作说明
传感器实验台温度控制仪表操作说明
冲击水浴除尘器实验装置使用说明
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实验说明
平面磨床面板器件布局图及电路实训单元故障现象
定时兼报警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浅谈职高《电子线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试析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浅析创新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谈《维修电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模式创新
浅谈电工学实验在中专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
化工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探讨
浅谈液压系统污染物的防与治
关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试析“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教学体会与实践
浅谈电力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模型
两电极电化学CO传感器的研制
传感器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PLC多台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设计
浅谈析基于FMS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开发
电工电子实验技能正确使用的认识
改善机电一体化传动管控教学改革
浅谈电工电子设备中的各种“地”作用
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变频器怎么判断故障
中职学生实验中对二极管电路认识
电工电子实训中常见问题总结
工程机械实训室建设的实习报告
中职学生为什么要学电工电子吗
在电工电子实训中几种二极管的测试技巧
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体系的构建
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技能实训探索
电工电子实验中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认识
中职学生如何上好机电一体化课程
浅谈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电气设备中作用
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规程
浅谈中职机电一体化实习(实训)教学考核规范与标准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专业管理 专业管理客户视图 客户视图优秀团队优秀团队品质保证品质保证无忧售后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
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