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探

摘要:高职汽车专业是为汽车行业的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由于汽车类专业的特殊性,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建、实践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五个方面入手,对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新的探索。
课程改革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焦点。以往陈旧的高等教育课程观念将理论改革和实训改革割裂开来,结果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收不到好的效果。目前,汽车专业为提高教学成效,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而课程项目化改革则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汽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学生有大量时间在校内及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能力的训练。但是,目前汽车专业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做得还不够,培养缺乏连贯性,课程体系的设置不能很好地形成一条能力培养的主线。因此,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新制定及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迫在眉睫,制定技术服务与营销服务并重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将对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创新:
汽车类专业要彻底打破“在黑板上修机器”、 “在实验室谈保养”的怪圈,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模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通过企业调研、兄弟院校咨询以及专家论证等手段,我们按照营销服务与技术服务两条腿并行的原则,来修正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汽车技术服务和汽车及配件营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汽车技术营销、性能检测的知识,具有汽车及配件销售、汽车维护检测、二手车评估交易及管理服务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在汽车营销、检测、评估及服务岗位上,从事汽车交易顾问、配件管理、售后服务及二手车评估等工作,面向汽车后市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新的培养目标突出学生毕业后自己做小老板的潜能,如汽车配件营销、二手车评估与交易、汽车维护与保养,等等。
为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通过将汽车4S店、汽车维修企业的管理形式、运行模式、环境布置引入到教学中.并依据汽车营销、汽车售后服务岗位群工作内容,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为精髓,构建“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用4个学期时间安排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用1个学期(第5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现场操作技能和综合专业能力;用1个学期(第6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在上一学期的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已基本能够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两个学期的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使学生能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学习与工作,从而做到“学做合一”,真正达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的。“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及创业能力,为浙江省汽车技术服务和营销服务领域输送了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汽车课程体系重建: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自身特点,我们重新构建了课程体系,突出技能,细化岗位。
三、实践课程开发: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编排授课计划,以真实项目任务为载体,强化技能实操,借阅同类院校课程建设经验,参阅国家精品课程网站资源,按照培养目标要求,采用换位思考方法开展课程建设。缩短纯理论教学时间,加大实践课程开发与建设,确保实践和理论教学课时比例至少为I:l,把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结合起来,即进行“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把部分课程改在实训室进行授课,使学生边学习边操作,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融合,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并在实训中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根据汽车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现场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等方法组织教学,课程内容紧贴生产实践和技术前沿,让学生研究现场的实际问题,实现学校内顶岗实习,企业内生产性实习的要求。开发项目化教学校本教材,按照“提出问题——实践——理论——实践”的思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改革考核方式,提高实验实训考核成绩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在实训开始时,就明确该实训所应掌握的内容以及考核要求,促使学生在实验和平时注意知识积累和操作技能锻炼。坚持以赛促训,综合实训以比赛的形式开展,并推出以课程核心知识、技能为主线,增设趣味性竞赛,如汽车拆装比赛、汽车结构双语竞赛、汽车故障排除竞赛、品牌车性能介绍竞赛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汽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必须加快骨干教师培养和团队建设。汽车专业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教研、对外技术服务及产学研活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根据汽车专业现有教师现状,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初步将现有7位专任教师分为两个团队,即营销服务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根据每位教师的特长及专业背景担任相应的课程任务。
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对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要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教学组织和实施的能力、对学习者进行鉴定的能力以外,还要具备职业指导、职业道德教育、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实施职业教育教学的能力等。在师资培训方面,应有侧重地培养汽车营销、汽车技术方面的教师,派送教师参加课程开发、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加快现有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要求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深入汽车企业进行实践;鼓励专业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职业技术等级;依托企业、兄弟学校和高一级学校建立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定期召开汽车营销及技术课程教学研讨会,研究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验实训等问题。
五、校内外汽车实训基地建设:
为了保证正常有效的实践教学,必须加强校内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并提高汽车实验设备的共享程度和使用效率,同时进一步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努力为该专业学生创造更好的实习条件,给他们创造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汽车实训室的建设要以培养专项技能为基础,划分为汽车拆装实训室、汽车电器电控实训室、汽车营销实训室、综合检测实训室、汽车故障诊断实训室这五大实训室,融教学、实践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体现环境真实化、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科研现代化、人员职业化五大特色。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汽车拆装、检修、营销、社会服务一条线的模拟真实企业环境下的实训,将职业规范、职业态度、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贯穿始终。
高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目前,汽车专业与以众泰汽车为重点的十多家汽车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合作方式不仅仅停留在教师挂职锻炼、学生顶岗实习等阶段,而且向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人才及设备资源共享等深层次目标迈进,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服务于下沙区域经济。
六、今后建设的思路:
1、汽车实训基地向生产性转换:
需要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环境布置、设备配备、组织机构设立等方面,尽可能接近汽车4S店的真实场景,为全校教职工私家车或社会车辆提供保养、简单维修等服务。
2、汽车专业课程改革需要继续加强:
在汽车课程改革方面,要加大企业介入力度,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作用,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实现对接,实践教学也要加入企业实用操作技术内容。
3、产学研结合需要进一步深入:
要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空间,让师资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让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深层次地介入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参与教材内容更新。

其他产品链接:
加强中职学生对弱电与强电认识
好氧堆肥实验装置使用说明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训装置
传感器实验台温度控制仪表操作说明
太阳能光伏发电综合实训系统使用说明
电动机技术工作原理及运行维护
电机与拖动实验实训报告
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实验室介绍
机械设计实验室
齿轮范成仪使用说明书
基础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
定制热管换热器实验台
家用电器之电子消毒柜实验指导书
物联网射频识别综合应用实验箱
初级维修电工实验台
臭氧氧化脱色实验说明书
萃取精馏教学实验指导书
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实验指导书
空气绝热指数测定装置实验指导书
填料吸收实验装置使用指导书
超滤、纳滤、反渗透多功能膜分离实验装置说明
孔口管嘴实验仪说明书
热电偶制作校验仪说明书
好氧堆肥实验装置实验说明书
沿程阻力系数测定装置说明书
文丘里除尘器性能实验指导书
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实训装置指导书
化工传热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
数据采集板式静电除尘器指导书
《台虎钳》实测绘图组合训练装置
自由对流横管管外放热系数测试装置使用说明书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
《典型零件》实测绘图训练装置
制冷制热工作原理及实验目的
挖掘机液压模拟训练平台操作说明
中温法向辐射率测量仪实验装置的介绍及使用说明
传感器实验台的特点及维护
热电偶校验仪使用说明
热电阻校验装置使用说明
做燃料电池教具实验要注意什么
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的基本要求及安全操作规程
交流及直流电源实验操作说明
传感器实验台温度控制仪表操作说明
冲击水浴除尘器实验装置使用说明
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实验说明
平面磨床面板器件布局图及电路实训单元故障现象
定时兼报警记录仪的使用方法
浅谈职高《电子线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试析自动化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与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浅析创新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操作能力
谈《维修电工》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模式创新
浅谈电工学实验在中专专业课教学中的作用
化工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探讨
浅谈液压系统污染物的防与治
关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试析“新能源导论与创新实践”教学体会与实践
浅谈电力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模型
两电极电化学CO传感器的研制
传感器教学中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中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PLC多台空调机组的自动控制设计
浅谈析基于FMS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培训系统开发
电工电子实验技能正确使用的认识
改善机电一体化传动管控教学改革
浅谈电工电子设备中的各种“地”作用
光机电一体化设备中变频器怎么判断故障
中职学生实验中对二极管电路认识
电工电子实训中常见问题总结
工程机械实训室建设的实习报告
中职学生为什么要学电工电子吗
在电工电子实训中几种二极管的测试技巧
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技能体系的构建
关于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技能实训探索
电工电子实验中对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认识
中职学生如何上好机电一体化课程
浅谈PLC可编程序控制器在电气设备中作用
中职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规程
浅谈中职机电一体化实习(实训)教学考核规范与标准
浅谈中职教师汽车专业技能标准的差异及对策
浅谈煤矿自动化机电技术探索
浅谈中职汽车一般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中职对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基础探索
机电一体化技能竞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中职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对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中几个要点认识
对新型传感器提升电动机性能并降低功耗作用
讲解光机电一体化具体内容包括
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如何适应应用性本科教育
探索中职学校汽车修理专业如何适实践作业
让高职学生了解热电偶现场使用的注意事项
浅谈教学电梯安装实训教学的分析
浅析电梯电气故障原因及解决措施
探索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状况

我们的优势:

品牌理念品牌理念 标准流程 标准流程 有效沟通有效沟通专业管理 专业管理客户视图 客户视图优秀团队优秀团队品质保证品质保证无忧售后无忧售后
上海茂育科教设备有限公司,立于上海,心怀天下
生产基地:上海松江叶榭工业园

业务电话:021-56311657 , 56411696 , 业务传真:021-56411696 公司邮箱:shanghaimaoyu@126.com
教学设备厂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294 号 沪ICP备13020377号-1
备案